随着工程机械整机厂商的销售下滑,配套件企业也随着举步维艰,加之,国内很多配套件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足,现在,整机厂商开工不足的时候,配套件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下面我们就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基础零部件过剩进行探讨。
零部件国产化步履蹒跚进口依赖症状严重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是工程机械产品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制约瓶颈,当工程机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行业高技术的研究主要聚集在发动机、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等关键零部件上。掌握工程机械领域,只有解决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才会拥有核心竞争力。
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是工程机械产品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制约瓶颈,当工程机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行业高技术的研究主要聚集在发动机、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等关键零部件上。掌握工程机械领域,只有解决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才会拥有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国外品牌占据国内挖掘机液压油缸7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外供应商正是凭借这种市场垄断地位,时不时制定霸王条款,除了要求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提前订货期,它们甚至把国内企业订单的交货期延长。早在5年前人民日报报道指出,2007年下半年,由于境外零部件不能按期供货,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都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
时至今日,我们从国家发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仍能看到关键零部件对于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制约。《规划》指出,国内工程机械涉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关键配套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平均每吨价格8万多美元,例如传动部件、控制元件、柴油发动机及关键液压件严重紧缺,能力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反差强烈,从而严重制约了工程机械向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
我国零部件对于国外产品依赖度很较高,今年一季度我国零部件进口金额为4.67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了37.3%,占进口总额的42.88%.工程机械配件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较高,这显示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外依存度依旧很高。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调查对象的PMI数据也表明,5月出口订单从4月的48.4上升至48.9,略有好转,但仍处于萎缩区域。这些数据或许只显示了这些被调查的中小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乐观,但也折射了我国工程机械及零部件行业总体发展步伐仍然艰难。
纵观国内,目前工程机械零部件制造商们仍然只是各自忙于跑马圈地,鹤蚌相争。虽说在传统机种,如装载机、推土机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上,利用自身规模和营销手段,有竞争优势;但是在诸如摊铺机、混凝土机械上惯用进口关键零部件,加之多年来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产生了路径依赖;在一些大型产品、高智能化档次产品和新兴产品上,如220马力以上推土机、工程钻机等方面,则没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典型土方设备挖掘机上,由于控制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匮乏,市场份额几乎拱手相让。
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大企业不愿干,小企业干不了的特点。为了解决零部件落后的现状,徐工机械、柳工、中联重科等国内有名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开始加大零部件研发力度。徐工集团目前正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徐工机械在欧洲收购两家零部件制造商,一家位于德国,一家位于荷兰。业内人士称,徐工集团此次并购的两家欧洲企业在高端液压件制造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而这恰恰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在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产业化的速度太慢,而在国外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进行并购,会是一种更快的途径。